【仪器仪表网 政策标准】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》系列新国标正式发布,并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实施,全面替代旧版标准。此次发布的6项标准各有侧重,覆盖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多个维度,部分内容摘录如下:
第1部分:物理性指标
聚焦空气温度、相对湿度、风速、新风量等18项物理指标,新增新风量、采光系数、热舒适、空气中氡浓度等测量方法。
比如用手持式激光红外测距仪精确测量采光口的有效采光面积。
第2部分:化学性指标
针对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可吸入颗粒物、甲醛、臭氧等 15 项化学污染物,新增细颗粒物滤膜称重法、甲醛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,大幅提升检测灵敏度,比如甲醛zui低检出限可达14ng。
第3部分:空气微生物指标
明确细菌总数、真菌总数、β-溶血性链球菌、嗜肺军团菌等4项微生物检测方法。
补充样品保存运输、生化鉴定等关键步骤,增加了嗜肺军团菌的PCR快速检测法。
第4部分:
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指标
规范杯具、毛巾等用品的细菌、真菌、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β-溶血性链球菌的采样和检测。
细化采样面积与部位,像杯具需在口唇接触处涂抹采样,确保检测贴近实际使用场景。
第5部分:集中空调通风系统
增加了细菌、真菌、大肠菌群、嗜肺军团菌、β-溶血性链球菌的术语与定义。
重点完善嗜肺军团菌检测,新增荧光PCR快速检测法。同时明确风管积尘量、送风口PM10等指标检测流程。
第6部分:卫生监测技术规范
统一各类场所监测频次、样本量与采样要求,如宾馆客房按1%-5%比例抽样,客流高峰期需额外加测,保障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。